3. 总体设计
3.1. 系统概述
数字化军营着眼部队打赢能力建设,以“建为战、训为战、管为战、保为战”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视觉识别、北斗定位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集成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及支撑环境,深度融合军事信息资源,突出智能感知、智能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安全管理、战备工作、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和综合保障中的应用,建立集全域感知、融合应用、信息支撑、辅助决策于一体的数字军营信息系统。
3.2. 总体架构
营区信息管理平台是营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通过数字军营平台与各个子系统的协议对接,对多个互不关联的安防子系统在一个共用平台下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实现一种多系统多设备多协议的相互通信和集中管理控制,是一种所见即所得和对信息的实时感知、实时获取、实时响应的可视化联动管理机制。平台采用基于B/S结构网络应用的“四横两纵”的云计算架构模式,采用微服务架构,能够灵活适应不同业务场景。
3.3. 关键技术
智慧军营平台,需要具备如下的关键技术,才能保证系统的实用性与认可度。
1、分布式存储管理架构快速数据检索技术
智慧军营平台,未来将不局限于在一个营区部署,需要部署到更多的单位,因此其数据的存储以及检索效率至关重要。随着高清视频进入实用阶段,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规模的存储。因此,稳定的分布式存储技术成为影响系统稳定和效率的关键技术。设计中采用数据库检索,文件检索以及文件系统操作多位一体的数据检索模式,可以实现精确的文档定位。采用先进的关键块处理技术以及流通道帧预处理技术,可以轻松实现精确到特定帧定位功能。
上述几项技术,能够确保在大规模存储的环境中实现特定帧的秒级定位。
2、高可靠的 N+M 灾备技术
智慧军营平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 7×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其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的平台中要采取多种安全机制,高可靠性设计来保证系统的高稳定性要求。在系统的关键结点处采用 N+M 热备配置。确保在出现故障结点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恢复。在与数据库相关的核心服务器需要采用双机热备模式,在出现数据库故障时通过本地索引实现系统自愈,保证重要数据完整。所有的结点均具备断电恢复,自动重启的功能。通过全方位的安全可靠性设计,保证系统的电信级高可靠性运行。
3、高度行业化的实战应用
智慧军营平台,其管理的属性必须要落实在行业的管理流程上,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出入口管理和视频监控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融入到军队行业应用中去,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达到军队行业的实战应用。
4、无缝异构平台对接技术
由于历史原因,在安防体系中还没有出现一个跨系统的互联互通的国际标准,各个平台间彼此相对独立,相对封闭,这就存在一个异构平台对接的问题。在当下的部队数字化营区建设体系中,异构问题主要存在于下述三种情形:一是不同架构、技术体系的系统异构。二是不同传输能力,传输质量的网络异构。三是不同接口模型,接入协议的产品异构。完成各种子业务的无缝管理和对接,各个子系统的资源与数据可以畅通地进行交换,将是综合安防集成平台能否稳定高效运行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3.4. 主要功能
系统主要有六大业务系统组成,包括:
1. 战备工作分系统:围绕备战打仗,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信息备战,主要包括战备值班、战备方案、战备演练、战备教育和战备资源模块。
2. 军事训练分系统:着眼解决军事训练过程中的训练计划落实难掌握、训练成绩难管理和模拟仿真训练水平不高等重难点问题,主要包括训练计划、训练检查、训练考核、训练档案和训练资源等模块。
3. 智慧政工互动分系统:辅助政治机关做好人员思想常掌握、政治教育全覆盖、人才培养见成效和党建工作更务实,特别是依托新媒体,在手机上开展移动政治工作,激发官兵参与互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组织建设、政治教育、保卫工作四个子系统。
4. 部队管理分系统:针对部队“人、车、枪弹、密、重要目标”的安全管理重点,通过加装指纹机、RFID 电子标签、北斗定位、IP 可视对讲终端、高清监控摄像机、电子围栏等智能硬件设备结合部队现有网络信息建设基础,联网接入智慧军营软件平台系统,实现营区的人员、车辆、枪弹、信息保密和重要目标的一体化、智能化安全管控,主要包括人员管理、车辆管理、枪弹管理、枪支定位、GIS 安防态势、营门出入管理、视频管理、涉密管理和重点目标管理九个方面的安防管理子系统。
5. 综合保障分系统:依托物联网、RFID 识别和传感技术,着眼作战精准保障、战备常态保障和官兵生活保障,主要对战备物资、装备器材、营房物资和被装物资等物资器材的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化管理,对官兵的健康实时监护,对营区水电暖的实时安全、绿色管理。
6. 机关办公分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和军队安全可控建设要求,依托云桌面、电子签章和数据加密技术,实现网络化办公,提高指挥、办公中的效率,提高作战响应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防护及网络安全防护建设,保障整体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3.5. 安全保障体系
依托现有技术和部队管理要求,从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两个层面进行管控。安全技术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五个方面,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技术管理,制度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循环改进管理五个方面。
结语
数字军营营区建设提供一套集营区感知、融合应用、信息支撑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对部队营区的现代化高效管理,为广大官兵提供完善的、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为现代军营的安全防范及综合管理提供有力保障,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现代军营综合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安密电子是一家实力雄厚的集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军民融合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智慧军营、数字军营、安全军营相关产品及系统,安全管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服务。安密电子积极投身军民融合建设大潮,专注智慧军营、数字军营、安全军营建设,以科技的力量,打造坚固的盾牌,助力科技强军。
返回上一页成都安密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2011-2020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2342号-1